为什么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事情,总是采取「什么都不做」的态度,即使这件事有非常大的收益?
从 Adler 的《自卑和超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如果一个小孩很懒,除非使用懒惰来直接攻击父母老师,否则他往往是一个害怕失败的雄心勃勃的小孩。他总是逃进这个快乐的白日梦: 「我要是肯做的话,我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只要一失败,他便可以将失败化小,一边想: 「我只是懒而已,并非没有能力」。这样便维护了自尊。
最近晚上睡觉之前没事翻了翻《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发现其中一节与上面的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它说明在成功的路上,我们不但可能保持消极的态度,还可能陷入一个更严重的心理状态:自我妨碍。
有时候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真正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人们用自挫行为来妨碍自己的根源在于将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自己的自我形象的心理。
当自我形象和行为绩效紧密相连时,「全力争取却失败了」要比「因延误时间而有了失败的借口」更让人泄气。如果我们在重重阻碍下失败了,我们仍可以维持对我们能力的信任;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竟然成功了,那正好可以提升我们的自我形象。
显然,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更容易有自我妨碍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没有尝试,就不会失败;没有失败,就不会有羞耻感。
对比看看,你是不是有下面这些行为:
- 减少对重要的个人赛事的准备
- 给对手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
- 在任务刚开始时不好好干,这样就不至于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
- 在那些关系到自我形象的苦难任务重并不尽全力
2007 年 12 月 9 日补:最近无意中找到了《社会心理学》的 PDF 电子版。在诸多心理学领域中,我个人以为社会心理学是最有实际价值的,下面是下载链接(直接点击)
Q.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