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观察到中国奥数的一个趋势,就是进入头部(集训队和国家队)的奥数选手越来越年轻了(这也意味着底层奥数选手也在年轻化)。
2018 年到 2025 年这 8 年一共 48 名 IMO 国家队选手, 10 名高一选手, 24 名高二选手, 14 名高三选手(数据由 AI 自动整理,可能略有误差)。也就是说高三选手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中 2024 年的国家队,高一高二的各 3 个,没有一个高三的选手。2025 年也只有 1 个高三的选手。
不光是国家队,低龄化在集训队也一样体现。2025 年的数学国家集训队,一共 60 人, 21 名高一, 24 名高二, 15 名高三。进入二阶段的 16 人中, 9 名高一, 5 名高二, 2 名高三。
没仔细查更早的数据。但至少二十年前,主要选手应该还是高三的,高一选手则凤毛麟角。
奥数选手的低龄化,可能和培训体系越来越职业化有关。今年就爆出湖北入选的三名国家队队员都由校外专门的培训学校脱校培养。
而且现在天才被埋没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强者愈强,弱者躺平。比如今年入选国家队的高一选手邓乐言,久负盛名。他不但强于奥数,在全是高等数学的阿里数学竞赛中,也获得铜奖,位列全球第 19 位,在比赛时他还是一名初中生。而且他小学就在数学届崭露头角,五年级获东南数学奥林匹克高一组第三名。
Q.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