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和事后风险指标

作者: , 共 836 字 , 共阅读 0

风险管理用到的指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事前的( ex ante ),一种是事后的( ex post )。

VaR是一个典型的事前指标,而Sharpe 比率是一个典型的事后指标,而波动率、跟踪误差、Beta 等指标既可以计算事前也可以计算事后,代表不同的含义和用途。一般地,事后指标通常用来评价一个组合在历史上的表现和风险情况;而事前指标则通常用来衡量和预测目前组合在将来的表现和风险情况

通常而言,事前指标和事后指标都基于相同的数据(历史数据)计算得到,但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区别,最后又造成什么后果呢?

这里给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需要使用过去 100 个交易日的样本数据计算一个组合的波动率。如果这个组合在过去 100 个交易日的实际收益率为$ r_t, t = T-99, T-98, \cdots, T$ ,那么,波动率 $ \sigma = \text{std}(r_t)$ 。这样得到的就是事后波动率,它需要组合在历史上的收益和损益信息。事前波动率则只需要组合在当前时点的持仓信息,然后假设当前持仓以完全一样的持仓比例(或者市值)放回到过去每一天,用当天的风险因子收益率计算出持仓在当时的收益率,事前波动率便是这些虚拟的收益率的标准差。

也就是说,事前指标只与组合在当前的持仓状况相关,与组合在历史上的持仓无关,而计算事后指标则需要组合的历史持仓和盈亏情况。注意,即使组合在过去一段时间没有任何交易,事前指标和事后指标也可能有小幅的差异,因为组合持仓比例因为各个股票价格变动会有小幅变动。但对于单个股票而言,通常事前指标和事后指标是一样的。

虽然评价组合历史表现通常使用事后指标,但现在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事前指标的历史平均值。因为事后指标可能包含运气成分,比如一个赌方向的组合,如果赌博成功的话,事后风险指标很好,但其实还是承担了较大的风险。

Q. E. D.

类似文章:
风险管理 » VaR Primer
回顾 VaR 的定义,$ F$ 为未来收益的累计分布函数,那么
VaR 随着市场的变动是一件让风险管理者为难的事情:
风险管理 » VaR Primer
VaR 衡量一个投资的收益的分位点,衡量未来在一定概率上的损失情况,但某些时候还不够,比如说卖出一个深度价外期权,它的 VaR 为 0 ,但这不代表它没有风险。这类风险被称为尾部风险,可以用 ES 来衡量。
风险管理 » VaR Primer
一个场景是所有风险因子的表现序列。历史场景是指风险因子在历史上某天的实际表现,随机场景则是计算机随机模拟生成的。通常蒙特卡洛模拟法需生成至少 1000 个随机场景,然后计算组合在每个场景下的损益,最后取 5%分位点得到组合的 VaR 值。
风险管理 » VaR Primer
在一个大型的组合中,有成千上万只不同的证券,但不同证券的价格可能受到同样的因素所驱动,比如同一个国家的债券几乎都受到该国的基准利率所影响。为了简化 VaR 的计算,通常将那些最根本的因素挑选出来,这些因素被称为风险因子。根据风险因子的状态,计算证券的价格被称为估值。
风险管理 » VaR Primer
在计算 VaR 之前,需要先明确所计算 VaR 的参数。最重要的两个参数为时间期限和置信度,前者对应所需衡量风险的时间段,后者对应风险的容忍度。
风险管理 » 伦敦鲸
去年摩根大通 CIO 部门亏损 58 亿,震惊了整个华尔街。今年 1 月 16 日,摩根大通公布了详细的调查报告。我以前也做过一些猜测(12),事后看有猜对的地方也有失误的地方。我在这里根据最新的报告再做一次总结。CIO 出现如此大的亏损,根源在内控和组织流程。但下面我主要介绍造成亏损的交易策略以及风险限额相关的事项。
对于一个组合(比如一些债券的现券),假设使用另外一个资产(比如国债期货)进行对冲,那么不同的对冲数量下,组合 VaR 值的变化将如下图蓝线所示,对冲资产的增量 VaR将如红色线所示:
相似度: 0.096
风险管理 » VaR Primer
投资者和投资组合管理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市场风险是指因为股票价格、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的变动带来的风险,是投资者面临的最直接的风险,往往也是其它风险的导火索。VaR 是用来衡量市场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
过于集中持股风险较大是投资界的常识,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实际投资中中国的公募基金就有严格的 10%的个股持仓上限。
编程 » Excel
香港这边没有 WIND ,部门的彭博也不在我的机器上,为了取个股票价格数据都得跑来跑去。一怒之下,我写了一个 Excel 的函数,用来获取行情数据。
以发行时价格和市场衡量, 中国市场上的可转债的性价比,要高于股票和普通债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