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IT
计算机(网络)的文章分为了三部分:
此为第三部分。
常用标签:
git 7, 用户评测 6, ubuntu 6, Linux 6, 比特币 6, Linux系统配置 5, WSL 4, windows terminal 4, cronjob 4, gitlab 3
-
正常而言,大家都是用 pip 来安装 python 的包。但有时候无意中(通常是为安装某个特定的软件,根据软件的安装提示),会使用 apt 安装 python 包。而且其实很多包都可以通过 apt 来安装的,名字就是包名再加
python3-
的前缀。安装后的库以及依赖项位于/usr/lib/python3/dist-packages
目录下。比如 apt 安装 requests 包: -
查看当前的 gitlab 的版本:
-
在 django 的
setting.py
里可以设置 debug 和 production 模式: -
聊天社交:
-
chatgpt 的开发应用需要使用 API key。申请地址是:https://platform.openai.com/account/api-keys。
-
https://github.com/xx025/carrot收集了一些 chatgpt 镜像站,简单试用不成问题。有些需要登录,或者免费次数受限制:
-
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
grep
的-L
参数,查找当前目录下不包含指定字符串的文件: -
之前用的是 ctrlp ,现在改用 leaderf ,配置更简单(主要是没搞定 ctrlp 过滤指定文件和文件夹),功能也更多一点。
-
如果还没有执行
git add
,此时被认为尚未暂存以备提交的变更,git status
结果如下: -
github 自从废除用户名密码直接登录之后,就乱了很多。直接用户名密码会提示:
-
重启了一台服务器,发现配置的 gitlab 没有启动。手动启动
sudo gitlab-ctl start
提示一堆runsv not running
的信息。 -
在 VIM 里, Ctrl+V 用来标记一个矩形区域,可以同时操作多行文本,某些时候特别方便。但若用的 SSH 客户端是 windows terminal ,这个快捷键默认为粘贴文本,和 VIM 矩形区域标记的功能冲突(参考 issue: Ctrl+V (vertical selection in Vim) does not work)。
-
在 nginx 里设置了一个转发:
-
用 gitlab 搭建的 git 私有服务器,占用空间不断增长,已高达 400G。仔细检查了一下,真正的库数据
/var/opt/gitlab/git-data/repositories
只有 7 个 G ,真正占用空间的是/var/opt/gitlab/prometheus/data
,占用了将近 400G ,里面很多 80M 一个的大文件。 -
标准版的 Highcharts 要想提供导出数据,可参考https://api.highcharts.com/highcharts/exporting.csv,核心是引入
exporting.js
和export-data.js
两个额外的 JS ,不需要做别的操作: -
bootstrap 是一个前端库,做一些常见的布局和效果,能省掉至少 95%的功夫。最近直接从 v4 升级到 v5 ,发现网页有些布局就乱掉了。这里是调整笔记。
-
分为三步。最简单的:
-
假设一个目录下有很多很多".bak"文件,如果我们直接用
rm
命令删除: -
这是因为程序只支持
.bson
文件。如果把备份文件打包成.tar.gz
等压缩文件时,恢复程序 mongorestore 不会自动解压的。必须手工解压,将解压缩后的目录提供给恢复程序。 -
微信小程序的通知,点击后可以唤起小程序,并打开指定的页面。但这需要后台发通知时指定正确的程序版本。
-
分支是一条线,随着开发进度一直往前推进,可以分叉、合并等。
-
第一步,在当前服务器导出计划任务:
-
cheat 提供命令行的速记记录,在命令行下,随时增加笔记随时查看,用的时间越长越强大!
-
简单列一些 Linux 自带的 GNU 命令的常用用法,可以当做 cheatsheet 使用。
-
GIT 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没有权限划分,所有人对项目下所有东西都有(查看)权限(只能设置分支的推送权限),无法对特定文件和文件夹设置单独的权限。这个功能只能借用 SUBMODULE 来实现。
-
下面命令设置环境变量
http_proxy
和https_proxy
为http://127.0.0.1:7890
,分别用于访问非加密和加密网址。目前大部分网址都是加密网址。 -
Ubuntu 的 apt 源没有自带 nodejs ,需要手工添加 nodejs 的源,然后通过 apt 安装。
-
当用 windows terminal 登录 SSH 服务器后:
-
这两天入手了一个家庭 NAS ,这里记录一下配置和遇到的问题。
-
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等到发生了才后悔莫及。Ubuntu 账号密码过期后果很严重:
-
zhiqiang.org
之前用Google Apps
提供邮箱服务,后来不知怎么就被关了。昨天弄了下,把它挪到了腾讯企业邮箱,用的免费的基准版服务。今天已经生效了。 -
1、查看当前状态
-
导出:
-
微软放出了 windows terminal 的正式版,它不光是 windows 自带的命令行终端,也可以用来替代 mobaterm 之类的 SSH 客户端。下面是其设置的一些笔记。
-
现在 windows 里面,把网络共享地址映射到盘符,比如 Y。然后执行下面命令,接下来就能通过
/mnt/y/
访问到网络共享文件了。 -
exiftool 在命令行下查看和设置图片的 exif。
-
需修改
/etc/apt/sources.list
。 -
大部分设置都是通过
git config
命令实现的: -
主要是
update-alternatives
命令的使用。 -
下面的安装地址可在https://github.com/mrjbq7/ta-lib#troubleshooting上找最新的:
-
WSL 是指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在 win10 被引入,为用户提供 Linux 命令行和编程环境。
-
有时候用
vim
打开文件,每行结尾都有一个灰色的^M
。这个原因是该文件在 windows 或 mac 系统上被创建: -
-
最近在配置 matrix synapse 时,才注意到现在配置一个 https 网站已经非常简单,而且 nginx 也非常好用。
-
新服务器上遇到一个问题, CronJob 计划任务突然不执行,所有用户的任务都失效,之前定时任务执行时发送的邮件也没了。而且间续发作,准确说,每天白天有 14 小时左右不执行,比如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10 点,但有时候是从早上 7 点到晚上 9 点。
-
今天发现一台新的服务器( ubuntu 18.04 )的计划任务异常,但非常有规律,就是所有任务都比预设时间晚了 8 个小时执行。自然而言猜测是时区设置问题。
-
查看当前 DNS :
-
最近充电的时候,发现充电速度非常慢。手机插着充电宝,电量居然还在降低,充得还没用得快。在网上查了一下,才发现这个充电也大有门堂。
-
安装防火墙(默认已安装):
-
用手机上的微信读书快半年了。App 上显示的累计读书时间为 308 个小时。我越来越喜欢这个产品,给大家推荐推荐。
-
很久以前,我就意识到中英文混排时,英文和中文之间加一个空格之后,排版会好看很多。为此,我还专门去找了处理 Markdown 文件的插件。
-
最近写文档和写博客都开始用 markdown ,其中博客用得是Pelican,文档用Mkdocs。它们俩都用
python-markdown
模块来处理 markdown 文件。而这个模块支持扩展,可以大大提升 markdown 的表现力: -
世界上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 Bash on Windows 已经升级到了 Ubuntu 18.04 ,并且提供越来越多的功能。下面是笔记,记录如何启动子系统的 SSHD 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动启动,也顺带开机自动启动了子系统。
-
前面文章已提到,阅微堂搬迁到了阿里云。受预算的限制,服务器只有单核的 CPU ,内存只有 1G ,同时又安装的是 windows 系统,导致服务器性能极低下。网络带宽也只有 1M (即最大理论下载速度只有 128k/s ),访问速度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得已,采取若干中方法降低服务器性能和带宽压力,提升页面访问和显示速度。
-
最近碰到这个问题,我需要将网页打印成 PDF 文件。Chrome 可直接将网页保存(打印)为 PDF (无需安装 Adobe ),但式样跟网页上显示的截然不同。我测试了一下用法,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原理和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
小米路由器是小米最近推出的一款产品,其主要卖点是自带硬盘和迅雷下载。我买一个,已经用了一个星期,在这里说一下感受吧。
-
我将该问题重新提交到了 Microsoft Community ,有类似问题的请帮忙去点一下「我也是」(访问这里),督促微软早日发布补丁解决此问题。
-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Satoshi』s Genius: Unexpected Ways in which Bitcoin Dodged Some Cryptographic Bullets,国内有人翻译过(中本聪的天才:比特币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躲开了一些密码学子弹)。里面说的第一个就是天才的中本聪并不是将公钥而是将公钥两次 HASH 之后作为比特币账户的地址,这可以让比特币系统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
-
最近国内比特币突然大火,国内某交易所的成交量跃居世界第一。但让我倍感迷惑的地方是,目前国内的价格大大高于境外的价格。如下图所示:
-
阅微堂之前一直使用 DNSPod 的 NS 服务器,用来解释 zhiqiang.org 的 DNS。Google 蜘蛛的访问报告多次提示有 DNS 解释错误,不过由于问题不严重没有重视。直到 11 月 10 日左右, Google 连续发送了访问失败的邮件,我才发现错误率已经超过 50%!也就是说 Google 对网站的抓取,有一半的时间访问失败。
-
我用了 Jawbone UP 不到一个月,在这里给出一点意见:那就是「千万别买 Jawbone UP」。主要原因有两点:质量问题、设计问题,或者还可以加上一个价格过高。
-
电视机是家庭电器里最应该被智能化但却还没有的电器,乐视超级电视至少从宣传上离我想象中前进了一步。再加上它的确足够便宜, 60 寸的电视机只需要 7500 ,因此我在乐视超级电视发布的第一天购买了它。现在已经用了两个星期,我还是挺满意的。
-
最近比特币兑美元的持续上涨,而上涨带来的新闻媒体报道又带来更多人的关注,导致比特币上涨速度越来越快,终于在 4 月 10 号摸高到了 260 美元。
-
春节前买了一个电信版的小米 2 手机,春节后的周一上午到货。可我现在十分后悔,也在这里劝诫大家千万不要买这个手机。
-
如果登陆过某台 winodws 的网上邻居共享,而且是用帐号登陆,在第一次登陆时如果选择了记住密码,那么以后再登陆那台服务器的共享就不用输入帐号和密码了。
-
如果让我投票最优秀的开源项目,我会投给MathJax。MathJax 是一个 JavaScript 引擎,用来显示网络上的数学公式。阅微堂上所有数学公式都用 LaTex 写出,通过 MathJax 来显示。
-
今年 6 月份,我在bitcoin 的技术和金融缺陷一文中提出了Bitcoin的一些技术上和金融上的缺陷,其中一条是认为 Bitcoin 并不完全是匿名的:
-
今天买了一对电力线适配器,型号TP-LINK TL-PA201。
-
上篇大致描述了 bitcoin 的技术原理,只想说明一件事情: bitcoin 的协议是可靠的,它保证了 bitcoin 虚拟货币的信用问题,别人不会偷走我的 bitcoin ,我拿到的 bitcoin 也是真实可靠的。使用 bitcoin 交易有很多好处,可以轻易列出一大堆:
-
最近 bitcoin 很火,我也是最先从云风那里了解到的,后来发现李笑来&霍炬对其都有涉及。不过他们对其具体技术原理的描述还是不够细致,所以我自己把bitcoin wiki又重新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疑惑挺多,我对这个体系远没有前面三位这么乐观。诚然,它会成为"Geeks "手中的玩物甚至灰色交易的工具,但要说的达到「一出天下反」的程度,那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和金融方面的问题。
-
前面几篇文章已经提到,我同时买了iPad和Kindle DXG。其中 Kindle 只能用来看书, iPad 还能用来上网、玩游戏等。不过这里只比较一下它们的电子书功能。
-
某些地方没有无线网络,也不可能支持无线 hub 之类的东西(麻烦或者安全因素)。而 iPad 无法直接接网线,下面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本地有线网络临时假设一个无线网络供 iPad 使用。
-
-
此插件已经不再维护,但理论上可继续使用。